1.
汽车常用工具
1.1.
常用工具的认识
1.2.
套筒及配套工具认识
1.3.
套筒及配套工具使用
1.4.
钢卷尺和钢直尺的使用
1.5.
游标卡尺的使用
1.6.
游标卡尺动画
1.7.
千分尺的使用
1.8.
千分尺动画
1.9.
量缸表的使用1
1.10.
量缸表的使用2
1.11.
量缸表动画
1.12.
胎压表的使用1
1.13.
胎压表的使用2
1.14.
胎压表动画
1.15.
燃油压力表的使用1
1.16.
燃油压力表的使用2
1.17.
机油压力表的使用
1.18.
气缸压力表的使用
1.19.
气缸压力表动画
1.20.
气缸内径的测量方法
1.21.
气缸平面度的测量方法
1.22.
气门拆卸工具的使用1
1.23.
气门拆卸工具的使用2
1.24.
气门拆卸工具动画
1.25.
扭力扳手的使用1
1.26.
扭力扳手的使用动画1
1.27.
扭力扳手的使用动画2
1.28.
扭力扳手动画
1.29.
轮胎扳手的使用
1.30.
举升机的使用1
1.31.
举升机的使用2
1.32.
扒胎机的使用
1.33.
轮胎拆装机的使用
1.34.
轮胎拆装机动画
1.35.
轮胎动平衡机的使用1
1.36.
轮胎动平衡机的使用2
1.37.
轮胎动平衡机动画
1.38.
四轮定位仪的使用1
1.39.
四轮定位仪的使用2
1.40.
汽车诊断仪的使用1
1.41.
汽车诊断仪的使用2
1.42.
示波器的使用
2.
汽车构造
2.1.
汽车基本知识介绍
2.2.
曲柄连杆机构
2.3.
配气机构
2.4.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教学
2.5.
柴油机喷油器
2.6.
柴油机喷油泵
2.7.
发动机冷却系统
2.8.
润滑系统
2.9.
传动系概述
2.10.
离合器结构功能与原理
2.11.
膜片弹簧离合器
2.12.
变速器同步器
2.13.
手动变速器
2.14.
液力机械变矩器
2.15.
行星齿轮机构
2.16.
DCT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
2.17.
万向传动装置
2.18.
主减速器
2.19.
差速器
2.20.
差速锁教学
2.21.
托森限滑差速教学
2.22.
汽车车架
2.23.
转向轮定位参数
2.24.
汽车轮胎
2.25.
悬架概述
2.26.
减振器
2.27.
弹性元件教学
2.28.
独立悬架
2.29.
电控空气悬架
2.30.
转向器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31.
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器
2.32.
循环球式液压助力转向器
2.3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2.34.
主动转向系统
2.35.
制动器
2.36.
制动力调节系统
2.37.
液压伺服系统
2.38.
电子稳定系统教学
2.39.
电控液压制动系统
3.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3.1.
汽车故障诊断策略
3.2.
双人快保作业流程
3.3.
汽车诊断与维修设备的使用
3.4.
气缸密封性检测
3.5.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故障诊断
3.6.
举升机的安全操作
3.7.
车轮动平衡
3.8.
四轮定位
3.9.
液力变矩器的检修
3.10.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查
3.11.
动变速器换档冲击过大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3.12.
蓄电池的故障诊断方法
3.13.
汽车起动系统故障诊断
3.14.
灯光与照明系统检修
3.15.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
3.16.
制冷剂的检查
3.17.
汽车空调系统的检漏
4.
汽车理论
4.1.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4.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驱动力
4.3.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行驶阻力1
4.4.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行驶阻力2
4.5.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的行驶阻力3
4.6.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行驶方程式
4.7.
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4.8.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力1
4.9.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力2
4.10.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力3
4.11.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力学
4.12.
汽车的功率平衡
4.13.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4.14.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4.15.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使用方面
4.16.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结构方面
4.17.
电动汽车的研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学
4.18.
电动汽车的研究-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计算
4.19.
电动汽车的研究-电动汽车的动力计算
4.20.
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路上实验
4.21.
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室内实验
4.22.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4.23.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4.24.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4.25.
传动系数与格挡传动比的选择
4.26.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4.27.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4.28.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
4.29.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制动器制动力
4.30.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
4.31.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4.32.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
4.33.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距离分析
4.34.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35.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4.36.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
4.37.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4.38.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4.39.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4.40.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
4.41.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4.42.
防抱制动装置
4.43.
汽车制动性的试验
4.44.
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
4.45.
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4.46.
操纵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4.47.
轮胎的坐标系
4.48.
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
4.49.
回正力矩、轮胎外倾时的滚动
4.50.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运动微分方程
4.51.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汽车的稳态响应
4.52.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4.53.
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4.54.
车厢侧倾
4.55.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轮上的重新分配及其对稳态响应的影响
4.56.
侧倾转向
4.57.
转向系的功能与转向盘力特性
4.58.
评价高速公路行驶操纵稳定性的试验等
4.59.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
4.60.
极限工况下前轴侧滑与后轴侧滑的特点
4.61.
横摆力偶矩及制动力的控制效果
4.62.
各个车轮制动力控制的效果
4.63.
刚性汽车的准静态侧翻
4.64.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
4.65.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4.66.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简化
4.67.
运动方程和振型分析
4.68.
车身加速度、悬架弹簧动挠度和车轮相对动载的幅频特性
4.69.
主动与半主动悬架
4.70.
振型分析
4.71.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
5.
汽车文化
5.1.
车史溯源
5.2.
车在中国
5.3.
汽车名城
5.4.
汽车礼仪
5.5.
汽车运动
5.6.
拓展资源-大学生智能车大赛
5.7.
拓展资源-HUAT无人驾驶方程车队
5.8.
汽车媒体
5.9.
车型演变
5.10.
造型审美
5.11.
概念汽车
5.12.
车艺联姻
5.13.
欧洲品牌
5.14.
美国品牌
5.15.
日本品牌
5.16.
中国品牌
5.17.
汽车生活
5.18.
购车指南
5.19.
汽车收藏
5.20.
汽车社会
5.21.
汽车生态
5.22.
拓展资源-智达无人物流车路演
6.
汽车的使用与维护
6.1.
汽车保养概论
6.2.
我国汽车维护制度
6.3.
车间安全1
6.4.
车间安全2
6.5.
车间安全3
6.6.
汽车燃料
6.7.
发动机润滑油
6.8.
汽车用工作液
6.9.
汽车轮胎
6.10.
发动机烧机油的原因
6.11.
发动机维护
6.12.
发动机舱检查与机油机滤更换
6.13.
蓄电池检查
6.14.
冷却液冰点检测与更换
6.15.
更换燃油滤清器
6.16.
丰田花冠轿车发动机舱维护
6.17.
发动机故障诊断
6.18.
视频找错1
6.19.
基本维修操作及5S
6.20.
功能检查讲解
6.21.
丰田花冠轿车功能检查
6.22.
奥迪轿车功能检查
6.23.
视频找错2
6.24.
汽车底盘维护
6.25.
举升器的使用
6.26.
底盘维护实操
6.27.
大众朗逸底盘维护
6.28.
汽车制动系统检查
6.29.
花冠轿车制动系统维护
6.30.
朗逸轿车制动器检查
6.31.
奥迪A4L轿车更换后轮制动摩擦片(上)
6.32.
奥迪A4L轿车更换后轮制动摩擦片(下)
6.33.
视频纠错3
6.34.
大众轿车更换制动液
6.35.
汽车PDI
6.36.
奥迪A6轿车PDI检查(上)
6.37.
奥迪A6轿车PDI检查(下)
6.38.
奥迪6万公里保养(上)
6.39.
奥迪6万公里保养作业(下)